2. 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6
2. College of Marine and Biotechnology,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6, China
绿桐(Paulownia fortunei×Paulownia tomentosa)也叫青桐,是玄参科泡桐属(Paulownia)植物,因树皮呈绿色而得名,是由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与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通过杂交培育出来的泡桐新品种。绿桐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成材量大、木材物理性能好、可高密度种植等优点[1-4],故其幼苗的市场需求量极大。由于绿桐种子较小且发芽率低,因此目前主要采用埋根或埋条等无性繁殖方式来获得绿桐幼苗。但是,绿桐无性繁殖速度慢且需要较大的人力及占地面积,导致在短期内难以获得大量优质苗木。另外,在无性繁殖过程中易造成苗木体内病毒的“累积”效应,致使丛枝病(通过种根和种苗传播)逐代加重,严重影响绿桐的生长速度和成材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获得大量的绿桐组培苗,可以解决当前在种植区苗木带菌率高、病害随繁殖材料传播蔓延等问题,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有关泡桐属其他树种的组织培养研究较多,如范国强等对白花泡桐的愈伤诱导[5]及体细胞胚诱导[6-8]等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研究,认为泡桐最适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0.1 mg/L萘乙酸(NAA)+14 mg/L 6-苄氨基嘌呤(6-BA);幼芽生根最优培养基为1/2 MS+0.1 mg/L NAA。刘飞等[9]对组培苗离体开花体系进行了研究。孔德广等[10]采取温度处理组培苗后结合茎尖培养脱去植物菌原体的脱毒方法,既能保证种苗无病,又能保持泡桐原来的优良特性。田国忠等以泡桐成年树上茎段为外植体,获取再生植株,并结合茎尖培养方法进行脱毒试验[11],同时还对泡桐组培脱毒苗和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12, 13],结果表明使用0.1%升汞(HgCl2)对外植体进行消毒(茎尖消毒7-8 min,茎段消毒10-12 min),消毒效果较好,且对外植体伤害较小,萌发较快,易获得无菌苗;春季营养杯苗移栽适宜时间为3月中旬至5月初,秋季移栽时间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杨晨星等[14]对大岩桐外植体消毒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0% H2O2消毒处理,外植体污染和褐化率较高;消毒效果较好的2个组合为75%乙醇30 s+0.1% HgCl2消毒10 min和75%乙醇30 s+5% NaClO消毒10 min,该研究为其他类似植物外植体消毒提供参考。江香梅等[15]以“桐优1”等3个泡桐品种的叶片、茎段、根萌条为外植体材料进行诱导试验,结果发现根萌条是建立泡桐无菌体系的理想材料。苏江等[16]建立白花泡桐的组织培养技术,认为最佳培养基如下: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IBA,芽诱导率超70%;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4.0 mg/L 6-BA+0.4 mg/L IBA和MS+0.4 mg/L 6-BA+0.04 mg/L IBA中交替培养,增殖系数可达6.0以上,且芽长势健壮,外植体发生玻璃化的概率小于5%;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 NAA,生根率达98%以上。这些研究为泡桐的快速扩大繁殖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为绿桐的组织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但由于植物组织培养存在种属特异性,不同种属之间差别很大[17],因此不同泡桐优良单株的最优组培脱毒技术和方法也不尽相同[18]。另外,幼苗从生根到室外移栽成活率极低,因此需要对绿桐组织培养技术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绿桐组织培养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加之市场上绿桐组培苗供应量小,价格奇高(每株高达几十元),完全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本研究拟建立绿桐快繁技术体系,通过对外植体消毒方式、不定芽诱导及增殖继代、组培苗生根及室外移栽等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为工厂化生产绿桐组培苗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供试材料绿桐1号由广西瑞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选取当年生嫩枝或从大树旁长出的嫩枝作为外植体,取材期为2018年4月。所用琼脂,蔗糖,MS培养基所需的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有机物试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如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3)、2, 4-对氯苯氧乙酸(2, 4-D)、萘乙酸(NAA)、吲哚-3-丁酸(IBA)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方法 1.2.1 外植体消毒选取健壮的速生绿桐当年生枝条。截取前端30 cm左右,剪去叶片,保留叶柄2-3 cm,修整后的枝条置于加有2滴洗洁精的水中浸泡5 min;流水冲洗20 min,转入超净台,剪成长4-5 cm且带有一个或者2个叶柄的小段,用75%酒精浸泡30 s。然后分成3等份分别进行以下处理:(1)0.1%升汞浸泡8 min;(2)10%次氯酸钠和0.1%升汞等体积混合,浸泡8 min;(3)10%次氯酸钠和0.1%升汞等体积混合消毒处理5 min,无菌水冲洗1次,然后用0.1%升汞消毒3 min。最后分别用无菌水冲洗3次后待用。每个处理10瓶,每瓶接种10个外植体,外植体得率(%)=无污染外植体数/外植体总数×100%。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对腋芽萌发的影响将消毒外植体(茎段)两端各斜切小部分并除去叶柄,然后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6-BA (0.8,1.0,1.2 mg/L)、GA3 (0,0.8 mg/L)和2, 4-D (0.5,1.0 mg/L)的MS培养基中诱导腋芽,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接种外植体50个。培养过程中统计污染率,培养30 d后统计腋芽诱导率。诱导率(%)=萌发腋芽数/接种茎段数×100%。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初代培养诱导出的不定芽离体后,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的6-BA (0.6,0.8,1.0,1.2 mg/L)和NAA (0,0.2,0.4 mg/L)的MS增殖培养基上,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接种不定芽60个。培养30 d后统计不定芽的增殖系数,期间定期观察不定芽的长势。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剪取继代增殖培养中长势较好、株高3 cm以上的不定芽,分别接种于含不同浓度的IBA (0.4, 0.6, 0.8, 1.0 mg·L-1)和NAA (0.2, 0.4, 0.6 mg/L)的1/2 MS生根培养基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接种不定芽50个,每个组培瓶接种不定芽5个。培养15 d后,统计平均根长、根数、生根率及芽生长情况。生根率(%)=生根的不定芽数/接种的总芽数×100%。
上述培养基均添加30 g/L蔗糖,4.5 g/L琼脂粉,调整pH值为5.8。培养室温度为26-28℃,光强为2 200 lx,光照周期为12 h/d。
1.2.5 组培苗室外移栽组培苗生根培养约30 d后,选择株高8-10 cm,根长约3 cm且根系发育良好的绿桐无菌苗,将根部培养基清洗干净,清洗时应避免根部断裂或受伤,然后移栽至无菌营养土中。采取以下移栽方式移栽:①直接移栽——将组培移栽至无直射光照室内培养7 d,然后室外正常自然光照;②先炼苗后再移栽——将组培苗在自然通风及光照条件下的实验室炼苗7 d,然后移栽并进行覆膜保湿7 d,转入室外正常自然光照;③不炼苗,移苗后覆膜——组培苗移苗后覆膜保湿7 d,室外正常自然光照。35 d后统计各个处理的移栽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消毒方法对绿桐外植体污染及腋芽萌发的影响消毒处理方式及消毒时间对外植体污染及腋芽萌发有显著影响:消毒剂毒性过大或消毒时间过长,腋芽萌发慢甚至不萌发;消毒剂毒性过小或时间过短,外植体灭菌不彻底,污染率过高。
从表 1可以看出,不同消毒方式处理的茎段,其萌发时间不同且茎段的颜色也会受到影响,方法(1)和(2)的萌发时间较长,外植体污染率均超过50%,且外植体颜色由最初的深绿色变为浅绿色,有的甚至变为棕色,说明消毒对外植体伤害较大;方法(3)处理过的茎段得率最高为62%,且腋芽萌发时间也最短(12 d),说明此消毒方法最有效,且对外植体毒害较小,保证了外植体的成活和诱导效果。因此,消毒方法(3)适用于绿桐茎段的消毒。
消毒方式 Disinfection treatments |
接种数 Number of explants (ind.) |
污染数 Number of pollutions (ind.) |
得率 Yield (%) |
萌发时间 Germination time (d) |
(1)0.1%升汞处理8 min 8 min treatment with 0.1% HgCl2 |
100 | 65.0±3.0 | 35.0±0.3a | 22 |
(2)10%次氯酸钠与0.1%升汞混合液(1:1)处理8 min 8 min treatment with mixed liquor of 10% NaClO and 0.1% HgCl2 (1:1) |
100 | 54.0±4.0 | 46.0±0.4b | 18 |
(3)先用10%次氯酸钠与0.1%升汞混合液(1:1)处理5 min,再用0.1%升汞处理3 min First, 5 min treatment with the mixed liquor of 10% NaClO and 0.1% HgCl2(1:1), then, 3 min treatment with 0.1% HgCl2 |
100 | 38.0±3.0 | 62.0±0.3c | 12 |
注:表中同列小写字母表示P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Note: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 the table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 at the 0.05 level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在含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茎段腋芽萌动及长势差异明显(表 2)。MS培养基中的生长调节剂为1.0 mg/L 6-BA + 1.0 mg/L 2, 4-D + 0.8 mg/L GA3时,茎段腋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78%;诱导时间约12 d时,叶柄基部的芽点开始萌动,约20 d逐渐生长成不定芽,且长势最好,诱导出的不定芽比较健壮。而其他配方诱导率较低,腋芽长势弱,萌发较慢。
激素Hormone (mg/L) | 诱导率 Induction rate (%) |
生长特征 Growth status |
||
6-BA | 2, 4-D | GA3 | ||
0.8 | 0.5 | 0.0 | 9.0±2.6a | 芽生长较慢,长势较弱Buds grow slowly and weak |
0.8 | 0.5 | 0.8 | 27.0±3.8b | 芽生长慢,茎段瘦弱,长势较差Buds grow slowly,the stem thin and weak |
1.0 | 1.0 | 0.0 | 72.0±3.2c | 芽生长、伸长快,但茎段细Buds grow fast, elongation, stem thin |
1.0 | 1.0 | 0.8 | 78.0±4.1d | 芽生长快,茎段较粗,叶片伸展、浓绿Buds grow fast, stem thick, leaf blade and extension |
1.2 | 1.0 | 0.8 | 75.0±3.6cd | 芽生长较快,但基部愈伤组织较大,茎段玻璃化严重Buds grow fast, stem stout, base callus bigger, stem vitrification badly |
注:表中同列小写字母表示P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Note: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 the table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 at the 0.05 level |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桐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将诱导产生的不定芽切段转接到含不同浓度6-BA和NAA的MS增殖培养基上,不定芽出现时间及增殖系数随着培养基中6-BA、NAA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而不同(表 3)。当培养基中无植物生长调节剂时,无法实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中只添加6-BA时,茎段均能诱导产生不定芽,当6-BA浓度为1.0 mg/L,不定芽增殖系数最高(1.08);而其浓度高于1.0 mg/L时,增殖系数开始下降。培养基中只添加NAA时,无法实现不定芽增殖,但接种的不定芽茎段长势良好,有明显的伸长现象,并产生较多的根。当培养基中6-BA和NAA浓度分别为0.8,0.4 mg/L时,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可达2.02,继代培养周期约为21 d,不定芽生长粗壮(图 1a);当6-BA和NAA浓度分别为0.8,0.6 mg/L时,新的不定芽叶片出现玻璃化现象,增殖系数降低。以上结果表明:绿桐不定芽增殖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为0.8 mg/L 6-BA+0.4 mg/L NAA。
激素Hormone (mg/L) | 接种数 Number of explants (ind.) |
新不定芽数 Number of induced bulb (ind.) |
增殖系数 Proliferation multiple |
|
6-BA | NAA | |||
0 | 0 | 60 | 0 | 0 |
0.6 | 0 | 60 | 28.0±4.0 | 0.47±0.07a |
0.8 | 0 | 60 | 63.0±6.0 | 1.05±0.10b |
1.0 | 0 | 60 | 65.0±3.0 | 1.08±0.05b |
1.2 | 0 | 60 | 49.0±4.0 | 0.82±0.06b |
0 | 0.2 | 60 | 0 | 0 |
0 | 0.4 | 60 | 0 | 0 |
0 | 0.6 | 60 | 0 | 0 |
0.8 | 0.2 | 60 | 93.0±6.0 | 1.55±0.10c |
0.8 | 0.4 | 60 | 121.0±7.0 | 2.02±0.12d |
0.8 | 0.6 | 60 | 106.0±5.0 | 1.77±0.83cd |
注:表中同列小写字母表示P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Note: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 the table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 at the 0.05 level |
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桐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剪取株高3 cm以上且带有4片左右叶片的绿桐小芽转入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7 d左右有的小芽基部开始出现白色凸起,然后逐渐成长为根系,15 d后统计生根实验结果。由表 4可以看出,不添加任何激素时,绿桐小芽根点出现时间晚,根数量少且长势弱;而在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小苗的生根率都较高。当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0.6 mg/L NAA+0.2 mg/L IBA,以及0.4 mg/L NAA+0.4 mg/L IBA时,小芽在8-10 d出现根点,但根生长较慢,粗短、丛生,植株生长也较慢;当组合为0.8 mg/L NAA+0.2 mg/L IBA,以及0.8 mg/L NAA+0.4 mg/L IBA时,小芽出现根点需要8-10 d,根生长较快,但基部会有愈伤组织出现,有的根呈海绵状,植株长势旺盛,但不利于后期移栽;当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0.6 mg/L NAA +0.4 mg/L IBA时,7 d即可观察到大量根长出,培养30 d时生根率可达100%,且根长势均匀、数量多且健壮,根系长满培养基;叶片肥厚,呈深绿色,株高可达10 cm以上(图 1b)。以上结果表明,绿桐不定芽生根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为0.6 mg/L NAA+0.4 mg/L IBA。
激素 Hormone (mg/L) |
接种数 Number of explants (ind.) |
生根时间 Rooting time (d) |
生根率 Rooting rate (%) |
|
NAA | IBA | |||
0 | 0 | 50 | 25 | 9.6±0.16a |
1.0 | 0 | 50 | 8-10 | 31.0±0.24b |
0.8 | 0 | 50 | 8-10 | 51.8±0.39c |
0.6 | 0 | 50 | 9-11 | 89.3±0.87d |
0.4 | 0 | 50 | 11-16 | 74.2±0.94d |
0.8 | 0.2 | 50 | 8-10 | 76.8±0.85d |
0.6 | 0.2 | 50 | 8-10 | 72.3±0.67d |
0.4 | 0.2 | 50 | 12-14 | 67.6±0.92d |
0.8 | 0.4 | 50 | 8-10 | 81.4±1.03d |
0.6 | 0.4 | 50 | 7-9 | 100.0±0.0e |
0.4 | 0.4 | 50 | 8-9 | 92.3±1.05e |
注:表中同列小写字母表示P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Note: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 the table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 at the 0.05 level |
2.5 炼苗及移栽方式对绿桐无菌苗成活的影响
炼苗及不同的移栽方式对绿桐幼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表 5)。移栽方式①中,绿桐幼苗未经炼苗,且未进行任何保湿措施,绿桐无菌苗成活率较低,只有35%;方式③虽然进行了膜覆盖保湿保温处理,但未进行炼苗,绿桐无菌苗成活率为52%;而移栽方式②先对绿桐幼苗进行自然光炼苗处理后再移苗,并用保湿膜覆盖,以保持幼苗湿度和温度,其存活率可达92%(图 1c)。绿桐幼苗生长2个月可高达30 cm,可进行移栽(图 1d)。
移苗方式 Transplanting mode |
移栽总株数 Total number of transplanted plants (ind.) |
存活株数 Number of surviving plants (ind.) |
存活率 Survival rate (%) |
①直接移苗 Direct transplanta- tion |
100 | 35.0±2.0 | 35.0±0.2a |
②炼苗后覆膜保湿 Covered with plastic film to protect moisture after hardening |
100 | 92.0±4.0 | 92.0±0.4b |
③直接移苗覆膜保湿 Direct transplanta- tion covered with film to protect mois- ture |
100 | 52.0±3.0 | 52.0±0.3c |
3 讨论 3.1 消毒方式对绿桐外植体消毒效果影响
获得无菌外植体是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必要前提,常通过化学药剂如酒精、升汞、次氯酸钠等对植物材料表面进行消毒,不同消毒方式对植物的消毒机理和伤害不同,消毒剂及消毒时间对植物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存活率及出芽率有显著影响[5]。为降低对外植体的伤害且达到消毒目的,通常将消毒剂组合使用。另外,消毒时间过长对外植体的毒害作用较大,会褐化外植体或者直接将其杀死,进而使腋芽无法萌发,无法建立组培体系;若消毒时间过短,则无法获得无菌外植体[19]。田国忠等[12]研究发现,酒精对泡桐外植体伤害较大,消毒剂可以只用0.1%升汞,但污染率偏高。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绿桐消毒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只是用酒精,消毒效果较差且容易褐化,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11, 18];当使用3种消毒剂组合(先用75%酒精消毒后,再用10%的次氯酸钠与0.1%升汞等体积混合液消毒,最后用0.1%升汞消毒)时,外植体污染率低于40%,且受到的伤害最小,易于腋芽萌发,这与一些文献报道结果类似[14]。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绿桐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成及浓度对离体组织的诱导、增殖及生根等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20]。其中细胞分裂素可引起细胞分裂并诱导芽的萌发和生长,生长素则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和根系分化。在特定范围内,外植体芽的诱导、增殖及根的分化由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种类和浓度决定[21]。本研究发现6-BA对绿桐不定芽产生起到关键作用,不添加6-BA时无法诱导出不定芽,这与一些研究结果类似[5, 14]。但单纯的6-BA不利于绿桐芽的诱导分化,诱导率较低,芽生长比较缓慢;而6-BA过高时,虽可诱导产生大量不定芽,但玻璃化严重;本实验在借鉴前人研究[10, 13]的基础上,通过额外添加激素GA3,获得最优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0 mg/L 2, 4-D+0.8 mg/L GA3,该培养基配方提高了绿桐出芽诱导率,且芽生长健壮。另外,在生根诱导实验时发现:NAA浓度偏高会导致绿桐组培苗产生大量愈伤组织和畸形根,而过低又会导致生根率偏低、生根慢,且根比较细弱,这与许多报道类似[5, 21, 22]。在添加NAA的基础上,再添加0.4 mg/L IBA,可使绿桐生根率达100%,且植株更加健壮和整齐,所以绿桐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 MS+0.6 mg/L NAA+0.4 mg/L IBA,这与前人报道[5, 9]稍有出入,可能是不同基因型和外植体差异造成。
3.3 绿桐组培苗移栽植物组培苗的炼苗和移栽是快繁体系最后一个核心环节。移栽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组培快繁的生产成本[23]。组培苗不经过炼苗直接进行移栽,由于植株过于幼嫩,移栽后易引起烂根死亡,影响幼苗的成活率[24]。基质的选择、灭菌及移栽后的保温、保湿等措施对苗的成活也起到重要作用。试管苗比较幼嫩,从无菌转入有菌环境生长,如果没有灭菌、保湿等保护性措施就很难抵御外界杂菌的侵染及干燥等复杂环境,容易染菌或干枯死掉,所以移栽前必须做好基质的消毒及移栽后的覆膜保温、保湿等工作[25]。本实验中,先对绿桐组培苗炼苗7 d后再进行移栽,移栽后用地膜覆盖保湿,组培苗成活率可达92%。
4 结论本研究对绿桐外植体消毒方式、诱导分化及炼苗条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式为依次采用75%乙醇、等体积10%次氯酸钠与0.1%升汞混合液、0.1%升汞消毒;选择当年生嫩条顶端10 cm长度的茎段为最佳外植体;外植体在MS+1.0 mg/L 6-BA+1.0 mg/L 2, 4-D+0.8 mg/L GA3的培养基中,能诱导出长势健壮的不定芽;在MS+0.8 mg/L 6-BA+0.4 mg/L NAA的增殖培养基中,增殖系数达2.02;而生根以1/2 MS+0.6 mg/L IBA+0.4 mg/L NAA培养基为最佳,生根率可达100%;组培苗炼苗后移栽,再进行覆膜保湿,移栽存活率可达92%。本研究建立了一整套绿桐快速繁殖体系,为后期绿桐组培苗大规模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1] |
温远光. 桉树生态、社会问题与科学发展[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
[2] |
李国雷, 刘勇, 于海群, 等.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对油松生长节律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09, 29(3): 1264-1275.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9.03.022 |
[3] |
WEN Y G, YE D, CHEN F, et al. The changes of understory plant diversity in continuous cropping system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 South China[J].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10, 15(4): 252-258. DOI:10.1007/s10310-010-0179-8 |
[4] |
罗江华, 李科,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白花泡桐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38(4): 200-203. DOI:10.3969/j.issn.1001-3601.2010.04.059 |
[5] |
范国强, 翟晓巧, 李松林. 泡桐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诱导与培养[J]. 植物学通报, 2002, 19(1): 92-97. DOI:10.3969/j.issn.1674-3466.2002.01.013 |
[6] |
范国强, 翟晓巧, 马新业, 等. 两种基因型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J]. 核农学报, 2005, 19(4): 274-278, 254. DOI:10.3969/j.issn.1000-8551.2005.04.007 |
[7] |
范国强, 董占强, 李峰稳, 等. 光周期对泡桐叶片体外植株再生影响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27(1): 104-109. DOI:10.3321/j.issn:1000-4025.2007.01.018 |
[8] |
杨志清, 范国强, 曹艳春, 等. 同源四倍体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系统建立[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41(2): 149-153. DOI:10.3969/j.issn.1000-2340.2007.02.006 |
[9] |
刘飞, 范国强, 董占强. 泡桐离体开花培养系统的建立[J]. 林业科学, 2007, 43(12): 56-63. |
[10] |
孔德广, 陈桂华, 袁新华. 泡桐组培脱毒苗田间育苗、造林及防治丛枝病效果的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 1998(6): 22-23. |
[11] |
田国忠, 李志清, 张存义, 等. 泡桐脱毒组培苗的生产和育苗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 2006, 20(1): 52-55. DOI:10.3969/j.issn.1000-8101.2006.01.017 |
[12] |
田国忠, 张锡津, 罗飞, 等. 抗病和感病泡桐无性系组培苗对嫁接传染植原体的不同反应[J]. 林业科学, 1999, 35(4): 31-39. DOI:10.3321/j.issn:1001-7488.1999.04.006 |
[13] |
田国忠, 邓宝红, 张兆欣, 等. 泡桐脱毒组培和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改进[J]. 林业科技开发, 2009, 23(6): 73-78. DOI:10.3969/j.issn.1000-8101.2009.06.020 |
[14] |
杨晨星, 李晶, 穆立蔷. 不同消毒方法对组织培养中大岩桐叶片生长状况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 35(4): 89-94. |
[15] |
江香梅, 戴小英, 温强, 等. "桐优1"等泡桐优良无性系组培高效繁育体系的建立[J]. 江西林业科技, 2009(2): 11-14. |
[16] |
苏江, 冼康华, 付传明, 等. 白花泡桐优树组织培养及产业化快繁技术[J]. 广西植物, 2017, 37(11): 1386-1394. DOI:10.11931/guihaia.gxzw201611034 |
[17] |
王杰. 不同种源泡桐苗木生长差异[J]. 中国园艺文摘, 2008(9): 31-32. |
[18] |
李芳东, 邓建军, 张悦, 等. 白花泡桐优树组织培养幼化技术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0(8): 22-28. |
[19] |
王鸿, 黄烈健, 胡峰. 3种相思16年生优树外植体芽诱导研究[J]. 植物研究, 2016, 36(5): 730-738. |
[20] |
唐丽雪, 杜进辉, 史春余, 等. 不同浓度NAA/6BA配比对不同品种甘薯茎尖培养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1): 113-117. |
[21] |
罗芃睿, 张帆, 崔杰, 等. 迷你岩桐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建立[J]. 草业科学, 2020, 37(3): 469-476. |
[22] |
王红玲, 孙倩, 黄瑞芳. 楸叶泡桐杂种无性系9503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 2019, 46(2): 43-45, 52. |
[23] |
赵展平, 何芳, 唐军荣, 等. 樟叶越桔组培苗生根和移栽技术研究[J]. 广西植物, 2019, 39(7): 967-975. |
[24] |
薛杰, 马书燕, 李玉鹏, 等. 脱毒泡桐组培苗大田移栽试验[J]. 绿色科技, 2011(5): 148-149. |
[25] |
马玲, 仇文婷, 王彦军, 等. 珍稀中药材白芨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9): 8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