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广西南宁 530028;
3. 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广西南宁 530222
2.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Guangxi, 530028, China;
3.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Guangxi, 530222, China
【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城镇建成区面积不断外扩,乡村人口沿公路网络逐步外迁,原本远离城镇布局合理的工业企业逐渐被住宅区及迁入人群包围,潜在的人员安全与环境风险影响也随之提高。环境风险可按照风险类型,分成突发环境事故环境风险、自然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环境风险三类,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是环境风险评估分级的重点。与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密切相关的要素为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物质总量和危险性程度等。工业企业生产场地中存放的,具有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特性的危险物质[1],一旦发生事故对一定区域内人员生命健康及自然生态环境都将同时造成极大损害。例如广西宜州市城西开发区的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乙炔气体泄漏爆炸事故,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等。工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的研究,能够为有效应对各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前人研究进展】针对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源辨别与分级技术,国外已有大量的报道,如美国法律[2]规定统一的环境风险管理方案;美国环保署建立环境风险源中风险物质导致突发环境事故发生的概率和环境危害性评价体系;欧洲的《塞维索指令Ⅲ》[3]以危险物质及其数量,将风险单元分成三个级别来控制,严格控制和管理高风险级别企业;而国内的研究与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4-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对重大危险源开展相关研究所形成的国家标准[6],对研究工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具有较可靠的借鉴作用。【本研究切入点】结合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风险需要,以一个区域工业企业与居民相互环境影响为研究对象,开展环境风险源分级方法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重大危险源基础的辨别方法与静态分级技术,从危害范围角度探讨沿海城市企业环境风险源分级方法,为环境风险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环境风险分级矩阵的建立 1.1 危险源分级在重大危险源与环境风险源的辨别中存在较多共性内容,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本质上是风险源危险物质失控导致的爆炸和泄漏等事故所引起的[7]。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潜在危险物质清单识别工业企业环境风险的识别方法可操作性最佳,其识别过程是在生产场地存放单元中以危险化学品清单的形式列出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有毒物质等危险物质,并规定临界量值[8],通过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量与其临界量值的比值进行加和计算[6]。按照国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明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要求[9],采用待分级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标准中[6]规定的临界量比值,并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对于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目前其分级方法可归为两个类型:一是采用统一不变的分级标准或危险源数目的变化不影响分级结果的静态分级法;二是危险源数目、分级的标准其中一项可变,或者两项皆可变的动态分级法[10]。静态分级方法操作简便,如死亡半径法R0.5确定等级、固有危险性评价法、事故后果分级法等[11-12]所建立的分级指标体系操作性强,实践中采用较多。在围绕风险源特有属性和分级人员实际操作便利上,静态分级方法具有较好借鉴作用,通过静态分级方法建立的环境风险分级指标体系,可为政府做好环境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区域环境风险源分级结果。本研究采用静态分级方法建立环境风险分级矩阵,以评价中尺度范围内环境风险源的风险级别。
1.2 环境风险分级矩阵法以我国北部湾钦州市区域工业企业群为例,同时模拟库区、罐区及生产区等储存和生产环节的环境风险物质引发环境突发事故对地表水、环境空气、海水和居民区(点)等特有环境受体的危害范围,提出风险企业环境风险识别和等级划分模式:(1)按全部风险物质最大存在量的大小,对特定区域内的潜在风险企业环境风险源进行识别,排除非环境风险源,确定需要进行评价、分级的环境风险源;(2)对环境风险危害范围进行评价,即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引起的事故最严重程度,也即环境风险物质通过空气、地表水、海水3种环境介质扩散所危害的范围;(3)分析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划分出3个类型的环境敏感度;(4)根据环境风险危害范围,按照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E)建立矩阵,分别对潜在大气污染、地表水体污染和海水污染风险企业的环境风险进行分级;(5)以大气污染、地表水体污染和海水污染环境风险的分级结果中最高等级为企业最终环境风险级别,将风险等级分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较大环境风险等级、重大环境风险等级3个级别。
1.2.1 风险识别采用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限量的比值之和来判别环境风险源,其表达式如下:
$ Q=\sum\limits_{i=1}^{n}{\frac{{{q}_{i}}}{{{Q}_{i}}}}\ge 1, $ |
式中,Q为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限量的比值之和;qi为每种存在环境风险的物质最大存量,t;Qi为每种对应存在环境风险的物质临界量[13],t。
Q值计算用于环境风险源的筛选。根据危害程度,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非环境风险企业;当1≤Q<10时为具有一般危害,以Q1表示;10≤Q<100为具有较大危害,以Q2表示;Q≥100为具有重大危害,以Q3表示。
1.2.2 环境风险危害范围评估依据沿海城市的特征,环境污染危害范围从大气、地表水体和海水3个要素中进行计算。
(1)水扩散
对于水污染事故风险源导致的地表水体污染,运用扩散模型计算事故危害范围,表达式如下:
$ X=\frac{0.287K\cdot M\cdot P\cdot \sqrt{H}}{{{U}^{2}}\cdot B\cdot S}, $ |
式中:X为水体扩散范围,m;K为物质入河率(表 1),%;M为重大环境风险源实际储量或运输量,g;P为重大环境风险源内化学品泄漏率(表 2),%;H为平均水深,m;U为河流的流速,m·s-1;B为河宽,m;S为GB 3838-2002中Ⅲ类水质指标的规定的标准浓度,g·m-3。
(2)大气扩散
对于火灾等大气污染事故导致的大气污染,危害范围预测采用高斯烟团简化模型:
$ \begin{align} & {{C}_{0}}\left( x,y,o \right)=\frac{0.127{{Q}_{0}}}{{{\sigma }_{x}}{{\sigma }_{y}}{{\sigma }_{z}}}\exp \left[ -\frac{{{\left( x-{{x}_{o}} \right)}^{2}}}{2\sigma _{x}^{2}} \right]\exp \\ & \left[ -\frac{{{\left( y-{{y}_{o}} \right)}^{2}}}{2\sigma _{y}^{2}} \right]\exp \left[ -\frac{z_{o}^{2}}{2\sigma _{z}^{2}} \right], \\ \end{align} $ |
式中:C0为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x0、y0、z0为烟团中心坐标;Q0为污染物排放源强,kg·s-1;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取σx=σy。
(3)溢油扩散
码头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污染危害范围表达式如下:
$ {{R}_{t}}=\frac{\sqrt[3]{D_{0}^{3}+\frac{24}{\text{ }\!\!\pi\!\!\text{ }}{{K}_{0}}\left( {{\gamma }_{w}}-{{\gamma }_{o}} \right)\frac{{{\gamma }_{o}}}{{{\gamma }_{w}}}{{V}_{o}}t}}{2}, $ |
式中:Rt为t时刻的油膜半径,m;D0为初始时刻的直径,m;K0为常数,对中东原油一般取15 000 min-1;γw、γo为水和石油的比重。
1.2.3 环境受体敏感度根据环境风险受体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将企业周边的环境风险受体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别以E1、E2和E3表示(表 3)。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有河流地表水和海湾的沿海城市区域,分析环境风险物质通过大气、地表水体和海水3个环境受体扩散后,采用危害范围中受体的敏感性和风险的危害性构建分级矩阵,分别对造成大气污染、地表水体污染和海水污染风险企业的环境风险等级进行评估。从大气污染(以R空气表示)、地表水体污染(以R地表水表示)和海水污染(以R海水表示)环境风险进行分级结果中最高等级为企业最终环境风险级别,形成分为3个级别的环境风险源评价体系(表 4),用R1、R2、R3表示(R1、R2、R3分别为重大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一般环境风险,R1>R2>R3)。
选择中国南海北部湾的广西钦州市为研究区域,该区域以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同时拥有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保税港区、高新区以及灵山、浦北、钦南、钦北各县区工业园区,为北部湾沿海城市的典型区域。2015年,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有311家,从中选择181家收集风险物质等信息。以位于海湾的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A工业企业和位于县域内陆地表水流域的钦州市沙埠镇大田工业园B工业企业为例进行风险源识别和分级,环境信息和风险物质信息主要来源于2015年钦州市环境统计清单、企业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国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方案备案等。
2.2 识别与分级结果根据A、B工业企业的库区、罐区及生产区等储存和生产环节的环境风险物质识别,两厂均为环境风险源,采用本研究的环境风险分级指标体系进行分级,两厂均为重大环境风险的环境风险源(表 5)。
根据沿海城市区域环境风险源的特点,借鉴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技术,识别环境风险物质,对现有风险物质在环境受体中的扩散模型进行优化和简化,基于环境风险源的危害范围和风险物质自身的危害属性特征,建立企业环境风险分级矩阵模型指标体系。该指标综合考虑突发事故污染最大范围内所导致的人身伤害、社会损失和生态损失等危害形式,经归一后叠加成的事故产生的综合环境污染状况,选取环境受体最大危害级别为企业环境风险级别。此方法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对风险源环境风险概率、环境管理水平等影响,根据风险源的存在量和环境受体的客观变化,真实反映环境风险源的危害性,是针对沿海城市区域环境风险源分级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以钦州市为例,开展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应用在沿海城市区域环境风险源评价,可为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事故和作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和必要的技术支撑。
[1] |
RAGAS A M J, OLDENKAMP R, PREEKER N L, et al. Cumul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chemical exposures in urban environments[J].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2011, 37(5): 872-881. DOI:10.1016/j.envint.2011.02.015 |
[2] |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Clean Air Act Amendment[Z].1996.
|
[3] |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Directive 2012/18/EC of amending and subsequently repealing Council Directive 96 82 EC, On the Control of Major-Accident Hazards Involving Dangerous Substances (Seveso Ⅲ)[Z].[S.l.]: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 2012.
|
[4] |
赵文芳, 万古军, 张广文, 等. 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实例解析[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 13(5): 239-243. ZHAO W F, WAN G J, ZHANG G W, et al. Exemplary analysis on the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 of major hazardous installations[J].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2013, 13(5): 239-243. |
[5] |
PENG J F, SONG Y H, YUAN P, et al. An novel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the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s for surface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s in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 25(7): 1441-1449. DOI:10.1016/S1001-0742(12)60187-9 |
[6]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GB 18218-2009[S].Beijing:China Standard Press, 2009. |
[7] |
袁鹏, 许伟宁, 王业耀, 等. 城市企业环境风险源分级方法与应用研究[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5, 5(5): 361-367. YUAN P, XU W N, WANG Y Y, et al.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urban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risk sources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15, 5(5): 361-367. |
[8] |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Chemical accident prevention provisions:40CFR PART68[S].Washington D C: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99.
|
[9]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Z].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11-08-05.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Decree No.40 Issued by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Interim provisions of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n dangerous chemicals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Z].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2011-08-05. |
[10] |
吴丹. 化学工业园区中危险源分级模式浅析[J]. 考试周刊, 2016(2): 195-196. WU D. Analysis on classification model of dangerous source in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J]. Exam week, 2016(2): 195-196. |
[11] |
李德顺, 许开立. 重大危险源分级技术的研究[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7(3): 44-47. LI D S, XU K L. Discussion on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classification technology[J]. China Public Secrity:Academy Edition, 2007(3): 44-47. |
[12] |
赵江平, 周慈, 张遵毅. 关于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技术的讨论[J]. 安防科技, 2004(6): 28-30. ZHAO J P, ZHOU C, ZHANG Z Y. Discussion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sources[J]. Security Technology, 2004(6): 28-30. |
[13] |
环境保护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Z].环境保护部, 2014-04-03.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Guidelines for the risk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in enterprises (trial balloon)[Z].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4-04-03. |